党建引领聚合力,科技赋能筑绿屏 ——2025年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党建联合治沙公益活动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20
阅读数量:13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17日,鄂尔多斯市水利局和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联合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西贝铁军营地等单位,鼎力举办的“党建引领生态治理,科技赋能筑绿屏”公益活动在库布齐沙漠腹地隆重展开。鄂尔多斯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第一党支部、河湖中心党支部、水资源中心党支部、局机关水保、河湖、水资源科室及二级单位全体人员,以及杭锦旗水利局等单位 100 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聚焦党建与科技融合,推动荒漠化防治实践,为筑牢北疆生态屏障注入新动能。

程路主席进行“战”前动员

动员讲话:凝聚治沙合力,共筑绿色丝路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程路在启动仪式上发表动员讲话。他强调,治沙事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呼吁社会各界以“党建引领、科技支撑、全民参与”为核心,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程路指出:“库布齐的治沙实践是中国精神的缩影,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纽带,将治沙经验推广至更广阔区域,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立足国家战略,锚定治沙新使命 程路特别提到,今年48日发布的《关于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荒漠化防治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底线任务,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全民治沙、科学治沙、系统治沙。”这一文件为当前治沙行动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以更坚定的决心、更高效的协作,将库布齐治理模式转化为可复制的国家经验,为黄河“几字弯”生态治理提供示范。应对全球挑战,彰显中国担当 面对国际逆全球化浪潮和生态治理的复杂形势,程路指出:“沙进人退,绝非生态问题的终点,而是国运兴衰的警示。我们要以‘沙退人进’的实践,向世界证明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他强调,在逆全球化背景下,生态治理已成为国际合作的“绿色纽带”,我们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绿化以及“三北”防护林建设,支持西部大开发,中国通过科技治沙、跨国经验共享,不仅守护了国土生态安全,更在全球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为破解逆全球化困局提供了新路径。“我们不仅要锁住沙漠的眼泪,更要凝聚世界的目光,让绿色成为‘一带一路’最鲜明的底色!” 

程路主席很娴熟的把土铲松,带领党员干部们加油干!

基地揭牌:科技赋能生态治理

活动期间,程路主席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王喆、国务院参事张红武、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史世斌、鄂尔多斯市水利局调研员张振恩、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宁、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文捷等共同为三大治沙基地揭牌,分别是“中国治沙技术研发基地”、“黄河‘几字弯’治沙示范试验联合基地”、“十大孔兑风沙阻控示范研究基地”。这些基地将依托清华大学、中国水科院等单位的科技优势,运用领先的流体动力学理论突破和治沙防沙、阻控泥沙的实践经验,现场开展一系列技术研发和发明创新,打造流动沙漠治理和荒漠化防治的“科技试验田”,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三大治沙基地揭牌仪式

植树固沙:黄河缘志愿者在行动

在“锁住每一滴沙漠的眼泪,共护黄河生命之源”的劳动口号感召下,100余名志愿者投身治沙实践。程路作为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的总顾问,在党建机关的车辆抵达库布齐沙漠的治沙植树集结点后,带头穿上了印有“黄河缘志愿者”Logo的红色马甲,动员领导干部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并将此次公益植树治沙活动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随后,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工作者、鄂尔多斯市先进党员张强作为本次活动的“前线总指挥”,响应号召,带头作为志愿者指挥党建干部职工分组植树。志愿者们与党员干部、技术专家协同作业,分组进入草方格固沙、苗木栽种的实操环节。张强向文捷介绍:我们鄂尔多斯水利系统,现在每天组织群众治理一万亩沙。

张强现场指挥调度有方

科研团队:从科研先锋到公益践行者

作为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的发起人之一,国务院参事张红武,始终将科技治沙与公益行动紧密结合。为了确保此次活动顺利举行,他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一行5人,拉去一满车阻沙构件及其相应部件,提前3天来到现场,在遭遇的暴风与沙尘暴中,抢建了65米风沙阻控工程,同前期完成的160米“阻沙长城”一起,实现了更为合理的工程空间布局。同时,鄂尔多斯市水利局领导与相关负责同志数次来到现场,与他跟西贝营地负责同志共同谋划、精心准备,购置了足够的沙柳枝与苗木,共同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

工程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张红武参事带领志愿者们在插沙障

杭锦旗水利局党员认真设置沙障

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史世斌全程指导志愿者开展低立式方格固沙和苗木栽种,并告诉大家:“党建联合治沙公益活动和具体实践意义重大!国家通过党章党规、行政法规等多层次政策,明确支持并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公益活动。这不仅是对党员责任的强化,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史世斌理事长高度评价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

内蒙古水科院副院长李宁靠前指挥的同时,身先士卒紧张动手沙柳,记者采访好不容易找到他,他只说一句话:“随着‘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深化,党员干部在公益领域尤其是治沙行动中的示范作用将更加凸显。”该单位党办主任逄红、水保所副所长高丽娜不愧为是巾帼英雄,成为当仁不让的活动主角,尤其是他们带领的10多个姑娘,成为沙漠中靓丽的风景,在他们双手不停的操作下,一根根沙柳枝变成了漂亮的低立式沙障........,每一个支部的治沙植树阵地都出现了动人的情景。

高鹏程博士在水保所所长尚志强指挥和配合下,利用无人机、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程对现场及其周边进行了测量,为本次活动的技术总结和下一步的基地规划,提供了技术基础支撑。

鲜红的党旗在刚刚种下的沙障上,和党员志愿者们共同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活动背景与呼吁

基金会理事长文捷介绍,此次活动是39日“保护母亲河日特别行动”的延伸,也是322日世界水日当日基地在张红武参事和西贝财务总监武申豹的首次选址后诞生后,以及44日清明节的“绿色守望”精神的成果,她曾在基金会理事会中预告,417日,库布齐沙漠腹地的“治沙示范试验基地”揭牌仪式现场将飘扬起“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的旗帜。她呼吁更多人成为志愿者,分享治沙感悟,加入荒漠化地区生态保护的行列,正在研究以植物蛋白牧草带动更长产业链并达到治沙效果的连召龙就是专程广州赶来的,成为本次活动最远的志愿者。从准葛尔旗赶来助力的成功企业家朱彦峰夫妇表示,黄河缘基金会这个慈善组织,不仅是一个公益平台,更是科技与民生结合的纽带。我们要跟随张红武参事的“用硬科技解决真问题’,让每一步技术环节都发挥实际价值。”

党课讲座: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紧张的劳动持续到下午2点钟。大家简单午餐后,开展了一系列党建理论活动,在鄂尔多斯市水利局张振恩调研员处长主持下,程路理事长首先做了主题为“党建引领生态治理—从库布齐实践看中国治沙精神” 的精彩报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王喆随后带来题为《新时代领导能力的“三边模型” 认知、实践与探索》的精彩党课;张红武参事介绍十大孔兑泥沙阻控科研意义和关键科技问题;内蒙古水科院李宁副院长介绍自治区十大孔兑治理揭榜挂帅项目的完成进展情况。

王喆部长精彩的党建课《新时代领导能力的“三边模型” 认知、实践与探索》

李宁副院长介绍十大孔兑治理揭榜挂帅项目的工作进展

展望未来: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活动尾声,王喆部长总结时表示:“此次活动是党建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的典范,未来将以三大基地为平台,深化‘一带一路’沿线治沙合作,让库布齐经验惠及更多荒漠化地区。”程路理事长进一步提出,要将“中国治沙模型基地”打造为国际交流窗口,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协作。

治沙功在当代,绿色利在千秋。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凝聚社会力量,以科技与党建双轮驱动,为守护黄河安澜、筑牢北疆生态屏障贡献力量,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篇章。
活动现场,一面面党旗迎风飘扬,一株株沙柳枝扎根沙海,展现了“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的生动实践。